2021 谷孚科研基金
获奖课题公示
获资课题:通过LC-MS 及GC-MS 数据建立一套风味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指导番茄红素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丘璨瑜博士团队
项目时长:2022-2023
项目简介:
丘璨瑜博士具有丰富的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经验,如酵母代谢工程改造开发。本项目将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系统分析肉汤烹饪过程中的风味物质,以及可合成番茄红素菌株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风味物质表达,再预测该菌株产生类似的肉类风味物质所需的发酵条件。
成果应用:
该项目成果将有助于新蛋白植物基产品的风味优化,该方法也有望于适用于其他微生物菌株或功能性成分的合成。
获资课题:新型高蛋白小球藻生物质发酵及其在植物肉中的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魏东教授团队
项目时长:2022-2023
项目简介:
魏东教授长期致力于微藻生物科技研究和开发,极力推动并挖掘微藻作为新蛋白原料来源的应用潜力。此项目将通过创新的非转基因方式获得优质的高蛋白小球藻种质,再利用光发酵系统进行生物质发酵,收获高蛋白含量的小球藻生物质。该团队也将研究使用制备植物肉的常用加工方法,测试由此方法获得的小球藻蛋白和植物蛋白混合后加工的质构改善效果,并添加基于藻油的结构性油脂以强化植物肉口感。
成果应用:
该项目成果将能够为混合型植物基蛋白产品提供创新的优质原料,丰富现有蛋白原料的来源和提供新选择。
获资课题:通过LC-MS 及GC-MS 数据建立一套风味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指导番茄红素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丘璨瑜博士团队
项目时长:2022-2023
项目简介:
丘璨瑜博士具有丰富的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经验,如酵母代谢工程改造开发。本项目将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系统分析肉汤烹饪过程中的风味物质,以及可合成番茄红素菌株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风味物质表达,再预测该菌株产生类似的肉类风味物质所需的发酵条件。
成果应用:
该项目成果将有助于新蛋白植物基产品的风味优化,该方法也有望于适用于其他微生物菌株或功能性成分的合成。
相关申请资料下载
请点击以下链接下载